• 1
  • 2
  • 3

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资料

蓄电池放电仪的工作原理

作者:[db:作者] 发布于:2023-06-07 点击量:

电源中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电池的所谓失效和容量衰减,都直接表现为内阻增大、端电压升高、使用性能明显下降等。影响蓄电池的内在质量主要表现在蓄电池硫化,造成硫化的两个重要因素:一是 化电压,二是记忆效应,其中 化电压是在充电过程中,电荷堆积于蓄电池电 上而产生的反向,实际上表现为蓄电池 内阻的增大。


消除 化电压的有效方法,是采用负 性脉冲在蓄电池两端瞬间放掉电 上堆积的反 性电荷。记忆效应则可通过多次充放电来消除。落后蓄电池的活化是采用模糊数学控制理论,完全模拟蓄电池自身的充放电特性导出的多级充放电算法。


模拟的结果完全再现每块蓄电池的自身充放电特征,达到激活落后电池提升其容量的目的,硫酸盐结晶被离子化,并作为一种活性材料不断地溶解在电解液中,降低蓄电池的内阻,稳定充电电压。


随着蓄电池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多,近几年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事故不断发生,已经影响并威胁到设备安全运行。

工信部备案:沪ICP备19013553号-15   网站地图